《建筑安全》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

 
来源:建筑安全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建筑业的发展与建筑活动的活跃是国民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建设工程产品多样性、作业条件恶劣性、施工工艺复杂性、立体作业交叉性、施工机具多样性、劳动人员密集性等特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复杂、事故隐患众多,安全生产事故高发,建筑业是仅次于交通、矿山的高危行业[1]。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进一步发展,建设工程数量仍然在快速增长,建设工程领域急需大批从事安全工程与管理的专业人才[2]。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旨在为社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安全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建筑业安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及人才需求缺口,大量安全工程本科毕业生到建筑行业就业意愿更加强烈[3],许多高校在依托学校自身学科专业背景基础上开设了部分建设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的相应课程以拓展学生就业选择[4]。《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是许多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专业基础知识要求高。但由于高校学科专业所依托行业的差异,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5],其中涉及建设工程的基础课程与内容往往不多,学生难以全面深入掌握,难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6]。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湖南科技大学在该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 课程设置背景与课程内容

(一) 课程设置背景

安全学科与工程是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在原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和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有3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在原“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非常强的矿业工程学科专业和工程应用背景。

在坚持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湖南科技大学对传统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改革深化和发展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拓宽了专业口径,形成了“矿山安全”和“工业安全”两个稳定的专业方向,学生由“矿山安全”单一就业面向拓宽到了“建筑安全”、“化工安全”、“安全评价与咨询”等多个就业面向。在拓展“建筑安全”就业面向上,在第7学期设置了《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作为“工业安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教学时间40学时,2.5学分,授课方式为理论教学,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二) 课程主要内容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主要内容是在了解建筑工程基本知识基础上,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为主线详细介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施工安全技术、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与管理、施工安全检查与评价等,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课程教材由武明霞教授主编,是高等教育安全工程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充分体现了安全科学与建筑技术科学的衔接、交叉与融合。

二 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不仅涉及通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又涉及建筑行业与建设工程具体工艺技术标准以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知识点密集,给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一是传统课堂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筑行业与建设工程涉及面广,但学生所学建筑工程基础知识过少。但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学科概念和行业术语,理论性很强;同时,课程中有较多抽象概念且字面比较相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抽象的概念与知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是简单课堂教学难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新的建筑科技大量应用,建设工程产品、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机械、作业环境条件等向多样性、综合化、高速化、机械化、精密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由于学生行业背景知识不足,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同时,课程教材的滞后性和教学学时的限制,从而不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建筑行业安全技术,工程技能训练不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三是缺乏充足的课堂讨论交流导致教学效果差。《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内容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融合,涉及土建工程、建筑技术、建筑机械、建筑工艺等具体的安全工程技术,同时又是法规、标准、评价、检查等安全管理的具体应用,课程涵盖内容广,知识点多。在课时较少情况下,为满足教学安排,往往加快教学进程进行大量讲授,课堂讨论交流安排时间过少,学生不能全面深入掌握相关内容,导致教学效果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

三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探讨和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有限学时内完成《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并培养其工程应用能力,尤为重要。

(一) 结合实际需求,持续更新教学内容

建筑产品的安全性贯穿于产品全寿命周期,建筑安全设计和建筑安全施工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7]。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建筑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建筑安全法规、建筑安全标准等也在不断更新。《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但教材的内容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科技与安全科学的发展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更新和补充。

一是及时补充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与修改和标准规范修订与更新等内容。《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是将技术与管理高度结合的课程,涉及到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涵盖了大量建筑安全标准规范,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补充和更新相应的内容。例如,《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规定的出台,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修订的内容以及修改和出台背景等均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安全生产大环境形势和安全生产政策与要求。

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等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建筑施工是高度综合化的工艺过程,融合了大量建筑科技创新理念与技术,应让学生及时了解其发展和建筑施工安全工程新知识。例如,在讲授“建筑工业化”内容时介绍了综合示范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等方面的进展和工程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理念、技术进步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全面掌握国家推进“机械化换人、机器人作业、自动化减人”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是将施工现场长期形成的切合安全生产实际的安全顺口溜、安全漫画、安全宣传资料等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如建筑施工安全的“三宝四口五临边”、吊装作业“十不吊”、脚手架“十道关”、施工现场“有洞必盖、有台必栏、有轮必罩”、临时用电“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等这些简单易记的安全顺口溜,学生容易理解,能较快掌握相关知识。

四是及时补充讲解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补充施工作业中的大量安全案例。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实际建设工程应用,选取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和价值性的教学案例精心组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建筑施工安全的大量现场图片和视频资料,同时结合企业调研和指导实习等收集工程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使学生学习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安全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重视教学过程,应用多元教学方法

本科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是逐步形成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将本课程内容阐述清楚,还需要融会贯通已学课程知识来完善知识体系。教学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互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涉及多学科知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将相关理论讲述清楚,还需要与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对建筑施工现场具体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应重视教学全过程,在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重新梳理和编排进行关联教学,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案例式、启发讨论式、情景虚拟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建立课程教学案例库进行分层模块式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模拟或者重现工程实践中的某些场景, 把学生本身纳入案例场景并通过启发与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安全工程知识的教学方法。分层模块式案例教学是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综合模块”等三个层次并分别建立“基础案例库”、“提高案例库”和“综合案例库”进行教学与讨论,“基础案例”注重建筑安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案例”注重建筑安全专题知识与安全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综合案例”注重建筑工程技术、安全工程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边缘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来拓展学生思维模式并形成学生创新知识。分层模块式案例教学法既建立了本课程知识点的有效横向联系,也达到了专业基础知识、先修课程与本课程的纵向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是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反映在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学习途径广泛性、学习方式多样性和学习方法创新性等多个方面。课堂教学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树立自我创新意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要求时,利用施工现场影像或安全宣传漫画,引导学生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源辨识方法等讨论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可能导致的后果,最后提出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既能将专业课程知识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虚拟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情景模拟式教学。情景模拟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景设计,由学生扮演情景角色在高度仿真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较强的趣味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8]。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情景模拟,能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提供数个建筑施工现场照片或小段施工现场视频并阐明相关背景,让学生模拟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同时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讨论,能较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并能在模拟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 提升课堂活力,融合不同教学手段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开设在第七学期,而此时正是学生忙于就业或考研冲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活力不够。在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融合不同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是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科技进步与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直接影响和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变革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呆板单一表现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抽象、陌生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容易拓展和加深巩固课程教学内容;同时,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建筑施工是复杂的工艺过程,建筑安全知识实践性较强,但课程教学尚不具备施工现场教学条件,仍局限于课堂讲解为主进行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场影像资料和三维动画制作等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塔吊的顶升作业,配合现场图片、视频和动画并对作业过程中的局部细节放大突出,将教材上复杂的结构示意图变得直观明了,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建立课程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交流是目前学生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建立课程网络交流平台,设置网络讨论课堂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程网络交流平台中汇集了丰富的课程教学材料,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课外作业、事故案例、国内外研究热点等,学生在平台中可以自由交流与讨论或提出问题,任课教师或由高年级研究生担任助教来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 创新考核机制,突出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是增强本科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主要检验学生掌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以及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和事故分析与处理等知识情况,课程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因此,课程考核中着重于突破重细节轻综合、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将学习过程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用考核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考核机制的创新使教与学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是在考核内容上尽量突破教材文字的再现,加大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例如,使用现场图片、安全漫画、安全宣传资料和施工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施工危险源辨识和提出安全隐患处理措施,改变学生机械式的背诵记忆应考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对课堂教学中所融入的新观点、新见解以及相关学术动态也列入考查范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是建立课程试题库,在考试题型上尽量达到多样性,既有客观性题型如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也有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考试试卷做到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型丰富、题量适度,强调对知识整体结构的掌握和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

三是优化学习效果评价方式,降低结课闭卷考试分数比例,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教学平台交流等情况均进行考核。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将学生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的可能转变为注重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与自觉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结语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是安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有机融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应密切结合安全工程学科专业特点和建筑行业发展情况,重视教学过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融入案例式、启发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机制,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强化科技兴安意识。《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业工作能力。

建筑业的发展与建筑活动的活跃是国民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建设工程产品多样性、作业条件恶劣性、施工工艺复杂性、立体作业交叉性、施工机具多样性、劳动人员密集性等特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复杂、事故隐患众多,安全生产事故高发,建筑业是仅次于交通、矿山的高危行业[1]。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进一步发展,建设工程数量仍然在快速增长,建设工程领域急需大批从事安全工程与管理的专业人才[2]。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旨在为社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安全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建筑业安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及人才需求缺口,大量安全工程本科毕业生到建筑行业就业意愿更加强烈[3],许多高校在依托学校自身学科专业背景基础上开设了部分建设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的相应课程以拓展学生就业选择[4]。《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是许多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专业基础知识要求高。但由于高校学科专业所依托行业的差异,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5],其中涉及建设工程的基础课程与内容往往不多,学生难以全面深入掌握,难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6]。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湖南科技大学在该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 课程设置背景与课程内容

(一) 课程设置背景

安全学科与工程是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在原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和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有3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在原“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非常强的矿业工程学科专业和工程应用背景。

在坚持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湖南科技大学对传统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改革深化和发展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拓宽了专业口径,形成了“矿山安全”和“工业安全”两个稳定的专业方向,学生由“矿山安全”单一就业面向拓宽到了“建筑安全”、“化工安全”、“安全评价与咨询”等多个就业面向。在拓展“建筑安全”就业面向上,在第7学期设置了《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作为“工业安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教学时间40学时,2.5学分,授课方式为理论教学,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二) 课程主要内容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主要内容是在了解建筑工程基本知识基础上,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为主线详细介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施工安全技术、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与管理、施工安全检查与评价等,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课程教材由武明霞教授主编,是高等教育安全工程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充分体现了安全科学与建筑技术科学的衔接、交叉与融合。

二 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不仅涉及通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又涉及建筑行业与建设工程具体工艺技术标准以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知识点密集,给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一是传统课堂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筑行业与建设工程涉及面广,但学生所学建筑工程基础知识过少。但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学科概念和行业术语,理论性很强;同时,课程中有较多抽象概念且字面比较相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抽象的概念与知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是简单课堂教学难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新的建筑科技大量应用,建设工程产品、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机械、作业环境条件等向多样性、综合化、高速化、机械化、精密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由于学生行业背景知识不足,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同时,课程教材的滞后性和教学学时的限制,从而不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建筑行业安全技术,工程技能训练不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三是缺乏充足的课堂讨论交流导致教学效果差。《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内容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融合,涉及土建工程、建筑技术、建筑机械、建筑工艺等具体的安全工程技术,同时又是法规、标准、评价、检查等安全管理的具体应用,课程涵盖内容广,知识点多。在课时较少情况下,为满足教学安排,往往加快教学进程进行大量讲授,课堂讨论交流安排时间过少,学生不能全面深入掌握相关内容,导致教学效果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

三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探讨和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有限学时内完成《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并培养其工程应用能力,尤为重要。

(一) 结合实际需求,持续更新教学内容

建筑产品的安全性贯穿于产品全寿命周期,建筑安全设计和建筑安全施工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7]。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建筑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建筑安全法规、建筑安全标准等也在不断更新。《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但教材的内容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科技与安全科学的发展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更新和补充。

一是及时补充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与修改和标准规范修订与更新等内容。《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是将技术与管理高度结合的课程,涉及到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涵盖了大量建筑安全标准规范,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补充和更新相应的内容。例如,《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规定的出台,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修订的内容以及修改和出台背景等均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安全生产大环境形势和安全生产政策与要求。

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等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建筑施工是高度综合化的工艺过程,融合了大量建筑科技创新理念与技术,应让学生及时了解其发展和建筑施工安全工程新知识。例如,在讲授“建筑工业化”内容时介绍了综合示范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等方面的进展和工程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理念、技术进步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全面掌握国家推进“机械化换人、机器人作业、自动化减人”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是将施工现场长期形成的切合安全生产实际的安全顺口溜、安全漫画、安全宣传资料等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如建筑施工安全的“三宝四口五临边”、吊装作业“十不吊”、脚手架“十道关”、施工现场“有洞必盖、有台必栏、有轮必罩”、临时用电“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等这些简单易记的安全顺口溜,学生容易理解,能较快掌握相关知识。

四是及时补充讲解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补充施工作业中的大量安全案例。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实际建设工程应用,选取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和价值性的教学案例精心组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建筑施工安全的大量现场图片和视频资料,同时结合企业调研和指导实习等收集工程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使学生学习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安全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重视教学过程,应用多元教学方法

本科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是逐步形成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将本课程内容阐述清楚,还需要融会贯通已学课程知识来完善知识体系。教学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互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涉及多学科知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将相关理论讲述清楚,还需要与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对建筑施工现场具体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应重视教学全过程,在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重新梳理和编排进行关联教学,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案例式、启发讨论式、情景虚拟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建立课程教学案例库进行分层模块式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模拟或者重现工程实践中的某些场景, 把学生本身纳入案例场景并通过启发与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安全工程知识的教学方法。分层模块式案例教学是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综合模块”等三个层次并分别建立“基础案例库”、“提高案例库”和“综合案例库”进行教学与讨论,“基础案例”注重建筑安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案例”注重建筑安全专题知识与安全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综合案例”注重建筑工程技术、安全工程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边缘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来拓展学生思维模式并形成学生创新知识。分层模块式案例教学法既建立了本课程知识点的有效横向联系,也达到了专业基础知识、先修课程与本课程的纵向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是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反映在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学习途径广泛性、学习方式多样性和学习方法创新性等多个方面。课堂教学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树立自我创新意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要求时,利用施工现场影像或安全宣传漫画,引导学生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源辨识方法等讨论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可能导致的后果,最后提出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既能将专业课程知识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虚拟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情景模拟式教学。情景模拟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景设计,由学生扮演情景角色在高度仿真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较强的趣味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8]。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情景模拟,能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提供数个建筑施工现场照片或小段施工现场视频并阐明相关背景,让学生模拟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同时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讨论,能较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并能在模拟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 提升课堂活力,融合不同教学手段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开设在第七学期,而此时正是学生忙于就业或考研冲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活力不够。在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融合不同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是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科技进步与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直接影响和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变革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呆板单一表现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抽象、陌生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容易拓展和加深巩固课程教学内容;同时,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建筑施工是复杂的工艺过程,建筑安全知识实践性较强,但课程教学尚不具备施工现场教学条件,仍局限于课堂讲解为主进行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场影像资料和三维动画制作等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塔吊的顶升作业,配合现场图片、视频和动画并对作业过程中的局部细节放大突出,将教材上复杂的结构示意图变得直观明了,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建立课程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交流是目前学生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建立课程网络交流平台,设置网络讨论课堂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程网络交流平台中汇集了丰富的课程教学材料,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课外作业、事故案例、国内外研究热点等,学生在平台中可以自由交流与讨论或提出问题,任课教师或由高年级研究生担任助教来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 创新考核机制,突出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是增强本科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主要检验学生掌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以及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和事故分析与处理等知识情况,课程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因此,课程考核中着重于突破重细节轻综合、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将学习过程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用考核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考核机制的创新使教与学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是在考核内容上尽量突破教材文字的再现,加大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例如,使用现场图片、安全漫画、安全宣传资料和施工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施工危险源辨识和提出安全隐患处理措施,改变学生机械式的背诵记忆应考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对课堂教学中所融入的新观点、新见解以及相关学术动态也列入考查范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是建立课程试题库,在考试题型上尽量达到多样性,既有客观性题型如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也有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考试试卷做到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型丰富、题量适度,强调对知识整体结构的掌握和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

三是优化学习效果评价方式,降低结课闭卷考试分数比例,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教学平台交流等情况均进行考核。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将学生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的可能转变为注重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与自觉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结语


文章来源:建筑安全 网址: http://jzaq.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4451.shtml


上一篇: 人大代表提案:《打击非法开采海砂,强化监管
下一篇: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_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建筑安全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