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安全课程项目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建筑安全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学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曾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2]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以应用型大学为办学定位的地方院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加之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该组织承担起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任务。[3]笔者查阅了大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关的政策、论文等文献资料。[4-7]有些学校在探索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8-11],但也存在办学定位模糊、服务地方能力不强、缺乏实践实训环境等问题[12-13]。 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安全课程还是遵循传统授课方式[14],都是“三步曲”讲解理论知识:一是提出知识点;二是解释知识点;最后举例说明。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死”知识,不重视“活”能力。尤其近几年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近八成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往往感到无法“学以致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贵工程)在建筑安全课程建设及内容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建筑安全专业课教学,通过“实际项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应用的联系,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与职业岗位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增强过程性控制,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属于行为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最高目标是养成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教师把工程实际搬到课堂,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的实际,对课程进行整合,把分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设计一个或多个学生能用所学技能和知识解决的项目。[15-16]通过预设与实际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探究的氛围内,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施项目教学活动中,方案不唯一,答案不固定。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简单的学习结果。其核心追求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从而释放学生的天性。教师只是辅助学生完成任务,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如何做,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在做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学习,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成就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筑安全设置背景与课程内容 2.1 课程设置背景 安全工程专业大多是在矿井通风与安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最初是依托毕节市煤炭产业结构构建,于2010年正式招生开始培养,具有非常强的矿业工程学科专业和工程应用背景。 在保留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以服务地方为宗旨,贵工程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大政方针,持续更新改进课程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贵州要实现道路的畅通以及高新产业园等的建设,要完成大批的建设项目,安全工程与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也在逐渐加大[17]。贵工程安全工程专业需及时调整方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虽然开设时间不算长,但已形成了“矿山安全“建筑安全”和“安全评价与咨询”等三个稳定的就业方向。为了符合建筑行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在第7学期设置了《建筑安全》课程作为专业方向必修课程,32学时,2学分。 2.2 课程主要内容 《建筑安全》基本要求是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各参与方的主体责任,还要对施工、拆除安全技术有所了解,既有技术又有管理,内容繁多,学生不容易把握重点,而项目教学法可以提供一条主线,将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接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 建筑安全课程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 通过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岗位的调研完成本课程的准确定位,确定教学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完成建筑安全课程的项目法教学改革。 3.1 专业与行业岗位对接,确定目标 建筑安全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方向必修课,在学科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岗位就业具有深远影响。开设在大学第7学期,有前期的方法和管理理论做基础,可以很好地接收行业训练。学生第一次就业主要岗位是安全员、监理员和施工员等岗位群,迁移岗位主要是安全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工等,晋升的职位主要是安全总监、监理总工或项目经理等。 建筑行业是国家安全重点防范行业,是由于其生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生产施工环节多、生产工艺复杂、多工种立体交叉操作多、环境恶劣多变、周期漫长,安全隐患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从业人员大多流动性强,业务水平与岗位要求差距大,更是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因此,本课程教学目标:第一,能力目标:能够识别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能够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明确施工各参与方责任;能够完成单位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能够完成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二,知识目标:了解施工过程的作业种类,掌握施工过程中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的程序及方法;掌握单位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及编制。第三,素养目标: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文明施工的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2 课程的项目设计与实施 此次改革以编制学院小区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与管理为贯穿性综合项目,以编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案这一工作任务为基点进行课程的重组,以工程施工项目及进度的实际内容组成为子项目。根据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编制学院小区工程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与管理为主线,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将原课程知识点解散并重构于6个子项目中,将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等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训练内容。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为原则选取、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出以项目为驱动、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表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项目分解总项目二级项目三级项目知识点阶段性成果学时(1)编制工程概况(2)识别并编制施工过程危险源清单读识图工程概况说明书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学院小区1期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3)编制安全施工组织方案建设施工危险识别与控制划分项目土石方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用电安全要求“三宝”、“四口”防护施工安全方案外用电梯安装和拆除安全方案施工机具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电焊安全技术措施气焊与气割安全技术措施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措施起重吊装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4)分项、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0.5 0.5危险源清单划分施工项目、理解各种施工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要求现场平面布置的内容、布置步骤消防、门卫管理土石方作业施工安全要求脚手架施工安全要求模板工程施工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施工安全要求施工用电安全要求临边支护安全要求外用电梯安装和拆除施工安全要求施工机具施工安全要求电焊施工安全要求气焊与气割施工安全要求垂直运输机械施工安全要求项目列表检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平面图消防、门卫管理制度土石方作业安全技术方案脚手架安全技术方案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方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用电安全方案“三宝”、“四口”防护施工安全方案外用电梯安装和拆除安全方案施工机具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电焊安全技术方案气焊与气割安全技术方案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方案起重吊装与拆除安全技术方案建筑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档案清单(5)应急预案编制(6)编制施工档案清单起重吊装与拆除施工安全要求应急预案导则,应急预案编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档案资料2 3 1 1 3 2 2 2 2 2 1 2 1 2 1 1 2 1 3.3 课程项目实施效果保障 虽然已经将知识点在项目中进行了整合,但实践中教师还应当对全局把控,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特别强化以下几点,以保证实施效果的优化。 (1)结合实际需求,持续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相关需要和建筑安全科学技术的进展对教学内容持续更新,保证教学质量。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订与更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要进行及时的充实;还要把现场经验知识尽可能地搬到课堂,与施工现场进一步接触。这样的引导可以确保在项目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建立自己的建筑安全知识数据库,树立及时更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2)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注重启发 教师应当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关注,对于不同任务的内容及时变更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每一子项目都有阶段性结果呈现,让学生自我展示并及时给予反馈,强化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关联性教学,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离开课堂深入建筑工地教学。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过程性成果的积累,使学生能够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有全局的掌握,培养其职业素养。 (3)创新考核机制,突出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考核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课程考核侧重于综合能力,注重阶段性的考核和总结,在成绩构成上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对课堂表现、交流互动、课外作业等情况均进行考核。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将学生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的可能转变为注重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与自觉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 (1)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项目教学法将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知识内化上:上课时运用知识来解决项目下的每个小任务的实际问题,任务的完成情况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讲解讨论。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在学生完成项目后具体评价和展示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2)提升了课堂互动效率 项目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解放教师,让老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可以对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集中答疑,还可引到学有余力的同学大幅提高专业水平,强化其自主探索能力。另外,同学之间的互动也会加强,在子任务完成中,同学们之间的协作会加强,其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进而营造出“理解、宽容、平等”的教学氛围。 (3)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每一门课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尤其是与现场实际息息相关的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进企业,或者在企业实习,掌握本专业目前发展趋势,才能对课堂内容的知识整合提出完整有效的方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再一次强化。 4 结语 建筑安全课程知识点繁杂,并且直接与施工现场相联系,单纯的理论讲解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不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定位,贵工程自加入应用型大学联盟开始,就深入改革,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构建了学生技能与岗位要求之间的桥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对建筑安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一个项目为主线,划分六个子项目对应不同的任务,按照工程实际程序推进建筑安全课程的实施,效果显著。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自主探究中养成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1]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 [2]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 [3]万智萍,陶强,王凤,任志健.应用型高校工科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03-207. [4]马林山,赵庆峰.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5):86-90. [5]陈方红,张立青.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历史嬗变及述评——基于2001-2009年的CNKI统计分析[J].中国高教研宄,2010(5):21-24. [6]严伟,等.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宄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⑶:44-48. [7]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8]杨菲,刘之光,张伟钦,等.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4. [9]王燕丽.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5. [10]韩水钦.泉州市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8. [11]朱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建筑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菏泽学院学报,2014(5):124-131. [12]谭光兴.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4):7-10. [13]周建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9(2):19-22. [14]侯建华,李倩,刘雯雯,等.安全工程专业的《建筑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20-23. [15]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教论坛,2008(23):5-7. [1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14. [17]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7)[J].新西部:上,2017(4):87-8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学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曾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2]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以应用型大学为办学定位的地方院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加之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该组织承担起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任务。[3]笔者查阅了大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关的政策、论文等文献资料。[4-7]有些学校在探索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8-11],但也存在办学定位模糊、服务地方能力不强、缺乏实践实训环境等问题[12-13]。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安全课程还是遵循传统授课方式[14],都是“三步曲”讲解理论知识:一是提出知识点;二是解释知识点;最后举例说明。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死”知识,不重视“活”能力。尤其近几年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近八成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往往感到无法“学以致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贵工程)在建筑安全课程建设及内容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建筑安全专业课教学,通过“实际项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应用的联系,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与职业岗位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增强过程性控制,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项目教学法简介项目教学法属于行为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最高目标是养成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教师把工程实际搬到课堂,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的实际,对课程进行整合,把分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设计一个或多个学生能用所学技能和知识解决的项目。[15-16]通过预设与实际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探究的氛围内,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实施项目教学活动中,方案不唯一,答案不固定。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简单的学习结果。其核心追求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从而释放学生的天性。教师只是辅助学生完成任务,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如何做,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在做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学习,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成就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建筑安全设置背景与课程内容2.1 课程设置背景安全工程专业大多是在矿井通风与安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最初是依托毕节市煤炭产业结构构建,于2010年正式招生开始培养,具有非常强的矿业工程学科专业和工程应用背景。在保留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以服务地方为宗旨,贵工程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大政方针,持续更新改进课程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贵州要实现道路的畅通以及高新产业园等的建设,要完成大批的建设项目,安全工程与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也在逐渐加大[17]。贵工程安全工程专业需及时调整方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虽然开设时间不算长,但已形成了“矿山安全“建筑安全”和“安全评价与咨询”等三个稳定的就业方向。为了符合建筑行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在第7学期设置了《建筑安全》课程作为专业方向必修课程,32学时,2学分。2.2 课程主要内容《建筑安全》基本要求是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各参与方的主体责任,还要对施工、拆除安全技术有所了解,既有技术又有管理,内容繁多,学生不容易把握重点,而项目教学法可以提供一条主线,将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接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3 建筑安全课程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岗位的调研完成本课程的准确定位,确定教学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完成建筑安全课程的项目法教学改革。3.1 专业与行业岗位对接,确定目标建筑安全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方向必修课,在学科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岗位就业具有深远影响。开设在大学第7学期,有前期的方法和管理理论做基础,可以很好地接收行业训练。学生第一次就业主要岗位是安全员、监理员和施工员等岗位群,迁移岗位主要是安全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工等,晋升的职位主要是安全总监、监理总工或项目经理等。建筑行业是国家安全重点防范行业,是由于其生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生产施工环节多、生产工艺复杂、多工种立体交叉操作多、环境恶劣多变、周期漫长,安全隐患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从业人员大多流动性强,业务水平与岗位要求差距大,更是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因此,本课程教学目标:第一,能力目标:能够识别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能够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明确施工各参与方责任;能够完成单位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能够完成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二,知识目标:了解施工过程的作业种类,掌握施工过程中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的程序及方法;掌握单位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及编制。第三,素养目标: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文明施工的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3.2 课程的项目设计与实施此次改革以编制学院小区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与管理为贯穿性综合项目,以编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案这一工作任务为基点进行课程的重组,以工程施工项目及进度的实际内容组成为子项目。根据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编制学院小区工程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与管理为主线,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将原课程知识点解散并重构于6个子项目中,将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等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训练内容。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为原则选取、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出以项目为驱动、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表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项目分解总项目二级项目三级项目知识点阶段性成果学时(1)编制工程概况(2)识别并编制施工过程危险源清单读识图工程概况说明书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学院小区1期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3)编制安全施工组织方案建设施工危险识别与控制划分项目土石方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用电安全要求“三宝”、“四口”防护施工安全方案外用电梯安装和拆除安全方案施工机具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电焊安全技术措施气焊与气割安全技术措施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措施起重吊装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4)分项、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0.5 0.5危险源清单划分施工项目、理解各种施工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要求现场平面布置的内容、布置步骤消防、门卫管理土石方作业施工安全要求脚手架施工安全要求模板工程施工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施工安全要求施工用电安全要求临边支护安全要求外用电梯安装和拆除施工安全要求施工机具施工安全要求电焊施工安全要求气焊与气割施工安全要求垂直运输机械施工安全要求项目列表检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平面图消防、门卫管理制度土石方作业安全技术方案脚手架安全技术方案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方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用电安全方案“三宝”、“四口”防护施工安全方案外用电梯安装和拆除安全方案施工机具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电焊安全技术方案气焊与气割安全技术方案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方案起重吊装与拆除安全技术方案建筑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档案清单(5)应急预案编制(6)编制施工档案清单起重吊装与拆除施工安全要求应急预案导则,应急预案编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档案资料2 3 1 1 3 2 2 2 2 2 1 2 1 2 1 1 2 13.3 课程项目实施效果保障虽然已经将知识点在项目中进行了整合,但实践中教师还应当对全局把控,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特别强化以下几点,以保证实施效果的优化。(1)结合实际需求,持续更新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相关需要和建筑安全科学技术的进展对教学内容持续更新,保证教学质量。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订与更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要进行及时的充实;还要把现场经验知识尽可能地搬到课堂,与施工现场进一步接触。这样的引导可以确保在项目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建立自己的建筑安全知识数据库,树立及时更新知识的良好习惯。(2)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教师应当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关注,对于不同任务的内容及时变更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每一子项目都有阶段性结果呈现,让学生自我展示并及时给予反馈,强化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关联性教学,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离开课堂深入建筑工地教学。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过程性成果的积累,使学生能够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有全局的掌握,培养其职业素养。(3)创新考核机制,突出综合应用能力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考核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课程考核侧重于综合能力,注重阶段性的考核和总结,在成绩构成上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对课堂表现、交流互动、课外作业等情况均进行考核。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将学生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的可能转变为注重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与自觉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4 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1)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项目教学法将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知识内化上:上课时运用知识来解决项目下的每个小任务的实际问题,任务的完成情况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讲解讨论。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在学生完成项目后具体评价和展示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2)提升了课堂互动效率项目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解放教师,让老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可以对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集中答疑,还可引到学有余力的同学大幅提高专业水平,强化其自主探索能力。另外,同学之间的互动也会加强,在子任务完成中,同学们之间的协作会加强,其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进而营造出“理解、宽容、平等”的教学氛围。(3)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每一门课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尤其是与现场实际息息相关的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进企业,或者在企业实习,掌握本专业目前发展趋势,才能对课堂内容的知识整合提出完整有效的方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再一次强化。4 结语建筑安全课程知识点繁杂,并且直接与施工现场相联系,单纯的理论讲解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不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定位,贵工程自加入应用型大学联盟开始,就深入改革,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构建了学生技能与岗位要求之间的桥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对建筑安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一个项目为主线,划分六个子项目对应不同的任务,按照工程实际程序推进建筑安全课程的实施,效果显著。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自主探究中养成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参考文献:[1]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2]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3]万智萍,陶强,王凤,任志健.应用型高校工科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03-207.[4]马林山,赵庆峰.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5):86-90.[5]陈方红,张立青.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历史嬗变及述评——基于2001-2009年的CNKI统计分析[J].中国高教研宄,2010(5):21-24.[6]严伟,等.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宄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⑶:44-48.[7]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8]杨菲,刘之光,张伟钦,等.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4.[9]王燕丽.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5.[10]韩水钦.泉州市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8.[11]朱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建筑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菏泽学院学报,2014(5):124-131.[12]谭光兴.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4):7-10.[13]周建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9(2):19-22.[14]侯建华,李倩,刘雯雯,等.安全工程专业的《建筑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20-23.[15]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教论坛,2008(23):5-7.[1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14.[17]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7)[J].新西部:上,2017(4):87-87.

文章来源:建筑安全 网址: http://jzaq.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585.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_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建筑安全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